六妙門

六妙門
﹝出法界次第﹞ 妙名涅槃, 門名能通。 修此六法, 則能通至涅槃, 故名六妙門。 前三是定, 後三是慧。 定愛慧策, 能發真明, 出離生死。 (梵語涅槃, 華言滅度。 定愛慧策者, 愛謂愛樂於禪, 策謂策進真行也。 真明者, 真性之明也。 ) 〔一、 數息門〕, 數息者, 修行之人, 調和氣息, 不澀不滑, 安詳徐數, 從一至十, 攝心在數, 不令馳散。 蓋欲界眾生, 心多馳動, 麤散難攝, 故須數息制其散亂, 是為入定之要, 故以數息為初門也。 〔二、 隨息門〕, 隨息者, 細心依隨息之出入, 住而不散也。 謂修行之人, 雖因前數息, 心暫得住, 而禪定未發。 若猶存數, 則有起念之失, 故須捨數修隨。 心隨於息, 入時知入, 出時知出, 心安明淨, 禪定自發。 故以隨為門也。 〔三、 止門〕, 止者, 攝心靜慮也。 謂修行之人, 雖因前隨息, 心安明靜, 而定猶未發。 若心依隨, 則微有起想之亂, 苟欲澄渟安隱, 莫若於止。 故次捨隨修止, 凝心寂慮, 禪定自發, 故以止為門也。 〔四、 觀門〕, 觀者, 分別觀察之心也。 謂修行之人, 雖因前止, 證諸禪定, 而解慧未發, 若心住定, 則有味著之失。 是故不著於止, 起觀分別, 則無漏方便, 因此開發, 故以觀為門也。 (無漏方便者, 漏謂因見、 思惑, 漏落生死也。 將斷此惑而證無生, 故名無漏方便。 ) 〔五、 還門〕, 還者, 轉心反照也。 謂修行之人, 雖修前觀分別觀察, 而真明未發, 即當捨觀修還, 反照能觀之心, 念念皆不可得, 不加功力, 任運返本還源, 故以還為門也。 〔六、 淨門〕, 淨者, 心無所依, 不起妄想分別之垢也。 謂修行之人, 雖修前還, 而真明猶未能發, 即當捨還修淨, 淨心成就, 即發三乘聖道, 故以淨為門也。 (三乘者, 聲聞乘、 緣覺乘、 菩薩乘也。 )
* * *
一、 數息門, 即善調身息, 數息一至十, 以攝亂心。 二、 隨門, 即不加勉強, 隨呼吸之長短, 入時知入, 出時知出, 長短冷暖, 皆悉知之。 三、 止門, 即息心靜慮, 心安明淨, 毫無波動。 四、 觀門, 即要觀心分明, 知五陰之虛妄, 破四顛倒及我等之十六知見。 五、 還門, 即轉心返照能觀的心, 知能觀的心是虛妄無實。 六、 淨門, 即心無所依, 妄念不起, 不住不著, 洞然清淨。 此六者因其次第相通, 能到達真妙之涅槃, 故名六妙門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курсовую

Look at other dictionaries:

  • 육묘문 — 六妙門 …   Hanja (Korean Hanzi) dictionary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